2025年10月,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密集更新了SVHC清单,新增和移除了部分物质。这些变化扩大了SVHC的管控范围,对欧盟及全球相关企业的合规工作提出新要求。作为对欧出口合规关键,SVHC状态的调整可能影响企业的产品设计、供应链及市场准入。企业应及时解读更新、评估业务影响并调整合规策略,以应对法规变化。
此次 ECHA 发布的 SVHC 状态更新,从 “减法” 与 “加法” 两个维度改变管控格局,需企业重点关注:
1. 十二甲基五硅氧烷从 SVHC 意向清单撤出
该物质的CAS号为141-62-8,先前其被纳入SVHC清单的主要原因是其具有高持久性和高生物累积性(vPvB)。根据后续评估和广泛收集行业协会、企业、科研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反馈。最终结果显示,现有科学证据不足以证实该物质具备 vPvB 特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未达 SVHC 管控阈值,因此 ECHA 撤回 2022 年提议,将其移出意向清单。此次撤回的直接影响是,当前 SVHC 意向清单已无在列物质,企业短期内无需针对意向清单物质开展额外预合规准备。但需注意,这并不意味着 ECHA 筛选工作放缓,未来仍可能有新物质因高风险进入意向清单,企业需持续关注 ECHA 官方公告,避免合规滞后。
2. 1,1’-(1,2 - 亚乙基) 双 [五溴苯](DBDPE)被认定为 SVHC 候选物质
与十二甲基五硅氧烷 “撤出” 形成对比的是,ECHA 于 2025 年 10 月 9 日(MSC 第 91 届会议后)发布消息,同意将 DBDPE(EC 284-366-9,CAS No.:84852-53-9)认定为 SVHC 候选物质,计划 11 月正式纳入候选清单。
从认定依据看,DBDPE 因被证实具备 vPvB 特性入选:高持久性使其在环境中难降解、长期留存;高生物累积性使其易通过食物链富集,威胁生态与人类健康。从应用场景看,DBDPE 作为替代十溴联苯醚的主流阻燃剂,广泛用于聚苯乙烯、ABS 树脂、汽车电线电缆、电子连接器、建筑泡沫塑料、纺织背涂层等,涉及电子电器、汽车、建筑、纺织多行业。
ECHA 强调,此次认定是推进溴化阻燃剂淘汰的重要一步,未来可能基于风险评估出台更严格限制措施(如使用禁令)。因此,涉及 DBDPE 生产、进口、销售或使用的企业需高度重视,提前合规准备,避免产品无法进入欧盟市场。SVHC是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的缩写,即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严重且往往不可逆转影响的物质。如果某种物质被确定为SVHC,它将被添加到候选清单中,最终被列入授权清单(ANNEX XIV to REACH)。
REACH法规要求制造商和进口商在其产品中使用SVHC时,如果浓度超过0.1%(重量比),并且该物质每年在欧盟市场上生产的总重量超过1吨,则需要进行相应的通报。此外,根据欧盟《废弃物框架指令》(Waste Framework Directive, WFD - Directive 2008/98/EC),物品中SVHC物质超过0.1%需要完成SCIP通报。1.建立 SVHC 动态监测机制:指定专人或团队跟踪 ECHA 官方公告(每周状态更新、季度清单调整),订阅专业机构(如金鉴实验室)法规预警服务,第一时间获取物质状态变化;定期排查自身产品涉及的 SVHC,结合最新候选清单调整配方,避免使用新增高风险物质。
2.完善供应链合规管理:与原材料供应商签订合规协议,要求提供 SVHC 检测报告、合规声明,明确供应商责任;向下游客户传递 SVHC 信息,提供必要通报支持,确保供应链各环节合规;跨国供应链需关注不同地区法规差异,制定针对性方案。3.借助专业机构合规支持:缺乏欧盟法规经验的企业,可寻求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
这类机构拥有 SVHC 专家团队与完善实验室网络,能提供物质检测、通报指导、合规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快速理解法规,降低合规成本,应对状态更新挑战。
2025 年 10 月的 SVHC 物质状态更新(十二甲基五硅氧烷撤出、DBDPE 认定为候选物质),是欧盟化学品管控体系动态调整的重要体现,既为部分企业消除潜在合规压力,也为溴化阻燃剂相关企业带来新挑战。对企业而言,SVHC 合规不是一次性工作,而是需持续关注、动态调整的长期任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