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你读懂EBSD分析

于 2024-07-26 12:07:00 发布 173 阅读 0 评论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显微分析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技术成熟于80年代。作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一个重要附件,EBSD极大地扩展了微观分析的能力。本文将探讨EBSD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应用领域以及样品制备方法。

一、EBSD技术的基本原理


EBSD技术利用电子束与样品相互作用产生的背散射电子信号,通过分析这些信号来获取晶体的结晶学信息。EBSD系统能够将显微构造与晶格结构直接联系起来,提供晶体颗粒的定向和基本几何属性参数。

二、EBSD系统的组成


1. 背散射探测器:用于捕捉样品中激发出的背散射电子信号。
2. 高灵敏度CCD数字照相机:捕捉电子背散射图案(Kikuchi patterns)。
3. 图像采集卡:将图像信号传输到计算机系统。
4. 计算机分析软件及数据库:自动识别和标定采集的图像,并与标准数据库比对,获取晶体颗粒的结晶学信息。

三、EBSD技术的应用


1. 材料科学:EBSD已成为材料显微组构、构造标定和研究的常规手段。
2. 地质学:在岩石超微构造分析中,EBSD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大量数据,分析极细粒物质的定向组构。
3. 冶金学<用于研究金属矿物和不透明矿物的结晶学组构。
4. 考古学:在文物材料的显微结构分析中也有应用。

四、在岩石显微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1. 快速数据获取:EBSD技术使得研究极细粒物质(微米-纳米级)的定向组构成为可能。
2. 结晶学组构分析:简化了二轴晶矿物(如角闪石)和等轴晶系均质体矿物(如石榴子石)的结晶学组构分析。
3. 矿物塑性变形机制研究:通过EBSD可以研究矿物的塑性变形机制。
4. 矿物相鉴定与相变研究:EBSD技术有助于矿物相的鉴定和相变过程的研究。
5. 晶粒尺寸测量与应变估算:EBSD可用于测量晶粒尺寸和估算超微域内的应变。
6. 矿物晶格优选方位与地震波各向异性关系研究:EBSD技术有助于研究矿物晶格优选方位与地震波各向异性的关系。

五、EBSD样品制备


1. 机械抛光:最常用的样品制备方法,目的是去除样品表面的变形层,使背散射电子信号能有效地反映晶体内部结构特征。
2. 磨制阶段:使用较细的金刚砂磨制薄片。
3. 抛光阶段:依次使用不同粒度的金刚石溶液、氧化铝和硅胶/氧化铝抛光液进行抛光。
4. 喷碳或镀金:对于不导电的非金属样品,需要在样品表面喷碳或镀金,以便于观察和获取更好的信号。

总结


EBSD技术在材料科学、地质学等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其在岩石显微构造分析中的潜力巨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EBSD技术必将在岩石变形机制与岩石圈流变学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取得新的突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