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单元(MCU)

于 2024-05-04 08:30:41 发布 958 阅读 0 评论

目录:
  1. 什么是电机控制单元MCU?

  2. MCU的主要功能

  3. MCU的典型硬件架构

  4. MCU的工作原理

  5. MCU未来发展趋势

1.什么是电机控制单元MCU?

电机控制单元 (MCU) 是一个电子模块,介于电池和电机之间,根据电门输入控制电动汽车的速度和加速度。控制器将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调节电池的功率输出,驱动电机工作。控制器还能在再生制动过程中反转电机旋转,反向为电池充电。
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器根据电压、功率和电流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2.MCU 主要功能
电机控制单元是电动汽车电机的中央控制枢纽,执行多项重要功能,以确保平稳高效的驾驶。它的主要职责是将电池提供的直流电(DC)转换为驱动电机的三相交流电(AC)。
此外,MCU 还监控温度、电流和电压等关键参数,以优化电机性能并防止潜在的故障。它还能根据驾驶员或车辆控制系统的输入精确控制电机的速度、扭矩、方向以及电机相应输出功率

电机控制单元(MCU)主要的功能有:

  • 控制电机扭矩和速度

  • 启动/停止电机

  • 防止电气故障

  • 提供过载保护

  • 改变电机旋转方向

  • 再生制动

3.MCU典型硬件架构

下图显示了 MCU 的典型硬件架构框图它主要由电源部分、电流检测电路、逆变器电路(VSI)、CAN 收发器和微控制器MCU等组成。

  • 微控制器MCU:微控制器本身的主要控制输入来自车辆驾驶员可控制的电门信号。该电门信号将决定 PWM 脉冲的占空比如何变化,以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为了实现高效快速的控制,微控制器可以实施了 FOC 控制。

  • VSI(Voltage Source Inverter):VSI 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电机的位置反馈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一般来说,VSI 使用六个 IGBT。不过,为了提高逆变器的电流能力,也会使用 IGBT 的并联组合。低压电机(通常低于 100V)采用 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高电压电机则采用氮化镓(GaN)功率开关和碳化硅(SiC)/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驱动器。

  • 电流检测电路:为了感应电机相电流,使用了基于霍尔效应的电流传感器。一般情况下,使用两个电流传感器来感应两相电流,第三相电流则从这两个传感器中推导出来。

  • 电源了向微控制器、电机温度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供电,需要不同电平的电源。此外,由于微控制器内置了电流传感器,需要电源为这些传感器提供适当的偏置电压。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电源部分根据需要将电池的直流电压转换成不同的电压。

  • 栅极驱动器:栅极驱动器电路用于放大微控制器产生的 PWM 脉冲电压电平,继而驱动IGBT。

  • CAN 收发器:CAN 收发器的作用主要是收发CAN 总线上的数据。实现MCU与车上其他模块之间的通信。

5.MCU的工作原理

微控制器MCU负责执行复杂的控制算法并管理电机的整体运行。它还提供一个外部通信接口(主要是 CAN),使其能够与系统中的其他 ECU 通信,并从 VCU 获取控制信息。MCU产生的PWM信号经过栅极驱动器放大,用于控制电源开关IGBT。逆变器VSI可实现直流电和交流电之间的转换。通常情况下,采用六个 IGBT 配置3个半桥来实现这种转换,并增加并联数量以满足电机的电流要求。各种检测和采样电路提供电机参数反馈,如位置、相电流、温度等,以实现精确控制。
电机的类型多种多样,如 BLDC/PMSM 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因此,电动汽车使用的电机控制算法将取决于电机和控制类型(开环或闭环)。对应关系如下表:

5.MCU未来发展趋势

  • 控制多路电机。电动汽车行业在不断发展,电机控制装置也在不断取得重大进步。一个新出现的趋势是开发能够同时控制多个电机的电机控制装置。

  • 在电机方面,探索轮毂驱动和中置驱动两种模式。

  • 随着对MCU集成度和效率要求的提高,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将会在MCU中广泛应用,典型代表就是SiC和GaN。

    与传统的硅基开关相比,氮化镓功率开关具有开关速度更高、功率损耗更低、热性能更好等优点。因此,电机控制装置效率更高,能耗更低,功率密度更大。SiC和IGBT 驱动器可提供更高的工作温度和电压能力,从而在要求苛刻的电动汽车应用中提高性能和可靠性。

  • MCU 的智能化MCU 中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可保护数据完整性并减少人为错误。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机控制单元MCU在提升电动汽车性能方面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相信随着MCU架构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电动汽车将更加高效、强大和可持续。


文章转自 微信公众号 TechPlus工坊

点赞(2)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