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你的KPI完成了吗?

于 2024-01-31 10:24:04 发布 390 阅读 0 评论

作为YQ放开后的第一年,原本大家都觉得应该回到正轨,大干一场,把失去的三年找回来。也确实,鸡血是这么打的,搬砖也是带劲的,但到了年底一摸口袋,WTF,钱呢?相信很多小伙伴跟小编一样,一年到头银子没赚到,头发倒白了不少,工作还越来越卷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今天小编陪你唠唠。

 






不安分的国际局势






首先还是俄乌战争,导致整个欧洲通货膨胀严重,水电气价格飞升。所以各家企业是否曾经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原材料上涨、芯片短缺、高成本现货等压力。虽然很多国内企业借此机会推出自家产品作为进口品牌的替代料,但不论整车还是灯厂的BOM Cost还是上涨的。各位采购同志应该时不时受着各个供应商的“威胁”——不涨价可就没货咯。

有些Power强的企业直接跳过供应链跟原材料厂商或者芯片厂商谈价格和保供,保证自家的份额不受影响。






"没有底线"的终端车市






这又要提3月份的“跳水皇帝”雪铁龙C6——二十多万的C6老气横秋,十二万的C6成熟稳重。这种壮士断腕的现象并不是个例,同期还有30多家车企集体降价。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卖不动的车企急于提振销量,消耗库存。自主品牌的激烈厮杀,新势力的亏本投入,一众传统合资车企先扛不住了。在这种大降价面前,主机厂们赚钱么,肯定是不赚的。这点待各家上市车企出了全年财报后,我们用数据来说话。






车企不赚钱,供应链赚钱吗?






每到年底,各家企业都会组织供应商大会,虽然主题各有不同,但最后请到各位企业高层到访的最大用途,就是降价——不管合同约没约定年降,先统一定10个点,慢慢磨,反正你不同意就没有价格,没有价格就不能结算,不能结算就没有货款,没有货款。有本事你停我。

年降本来的目的,就是依托技术进步、工艺提升、良率改进降低制造成本,在现有量产车型或者项目中去拓宽更多的利润空间,绝大多数年降点数是上下游双方约定好的。但主机厂在终端已经掀了桌子了,自然利润压力要层层传递给上游。

更现实的是,在项目报价阶段,甲方定义的年降、账期、现金比例、投资支付等商务条件都会被乙方财务充分考虑,甲方要的年降越多、账期越长、现金越少、投资付现越少,乙方价格越高。更有甚者“Quick Saving”的加持,管他项目卖的好不好,先收笔钱再说。

当然也有不少“务实”的甲方,没有这么多花里胡哨,不要年降不要“Quick Saving”还尽量多付现金,目的就是要最优价格。这样新车在量产时整体BOM成本也在较优的水平。便宜车不一定卖得好,不便宜车是很有可能卖不好。


 





技术的“停滞”






从今年上海车展和ALE就能看出一二,不论国内外企业,车灯技术不外乎矩阵、投影、贯穿、流水、ISD、MINI、Surfac、Oled、窄透镜。。。同质化非常严重,而且这都是基于LED光源技术。并且从全球照明技术现状来看,未来10年很难有替代LED的新技术出现。






甲方的“自信”






明明就300台/月的销量,非要说咱们预测月销能过万。乐观的预测虽然带来了供应链稳定的交付,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呆滞库存。本来行业就缺芯,电子零件采购周期又长,有多少电子物料是砸在了自己手里,眼睁睁的看着过期。呆滞了咋办,索赔呗。甲方不愿意给,乙方非要不可,这对甲乙双方来说都是损失。

当然,也有甲方将“不允许索赔”写进合同条款里,言下之意就是你供应商和我一起共担风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乙方的“鸡贼”






甲方这么多苛刻的要求,风险都转嫁给了供应商。供应商为了生存,项目先抢下了再说,后面再慢慢“V(tou)A(gong)V(jian)E(liao)”嘛,甚至有企业打着亏本的旗号出来抢项目,后面再通过变更涨价。

做企业又不是做慈善,资本就是来赚取利润的,逼急了什么不能干,材料能降级则降级、实验能少做少做,甚至不管是不是车规级,能用就行。被发现偷工减料大不了是个死,老亏钱干项目那不如把投资款扔银行赚利息。






企业的“加法”






不论SAE、ECE、CCC等国标,还是16949等体系要求,进化过程还是比较缓慢的,大多数企业的产品达成法规要求难度并不大。不过以国内诸多主机为首,自身的企标是变得越来越严苛。不断提升的照度等级,不断加严的实验标准,越来越多的实验条目。。。“什么?A面不允许有分型线”、“截止线不允许泛彩?”、“外观缺陷0容忍?”。小编十分同情那些辛辛苦苦背井离乡加班加点刚把项目做到量产却被客户工厂端QA摁着摩擦的质量人。

“加法”这事儿小编听到过两种说法:一、严格要求、质量提升是任何一家企业毕生的追求,客户的高要求带来的是企业的进步。二、提升标准是不专业人士的“甩锅”做法,在拿捏不准当前标准是否会造成质量事故的时候,加严就是最佳的解药。真正有担当的质量人是懂得什么叫“风险可控”,是敢于在“让步接收”上签字的。

所以这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技术是停滞的,标准是加严的,售价是下降的,成本是上升的,预测是乐观的、滞销是市场的、短缺是不许的、呆滞是不理的,项目是要做的,亏钱是要不得的。

销售:这么贵的价格怎么拿项目
采购:这么低的价格怎么选供应商
质量:这么高的标准怎么满足
财务:这么差的利润公司怎么生存
人事:这么低的工资怎么留住员工
项目:加班加班加班
技术:加班加班加班

你看今年年底最后一周,问界极氪小米纷纷开新品发布会,热闹非凡。但猜到灯厂及供应商的日子多半不好过的。例如星宇是第一次做DLP+ISD大灯,虽然有华为的战略合作加持,但整个开发团队大概率要脱层皮的。再例如极氪007大灯,法雷奥也是第一次做上千颗的“光幕”,这么大面积的发光前灯,产品的质量也是挑战。最后说到小米首台车“苏七”,以小米的管控能力,华域是很难做出利润了

这也应了那句话:市场反响很热,行业感受很冷。

所以,2023最后的工作日即将结束,你完成KPI了吗?

什么?还有两天?你要加班?没加班费?这血汗工厂留着过年?

即将到来的2024,小编还是希望大环境能够有所改善,各位看官老爷的日子能够越过越好。至于能不能赚到钱,尽人事、听天命。大家有什么展望欢迎评论区留言。

点赞(2)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