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试驾了小鹏新上市的一款车G9。设计成熟、质感上乘、智能化一流。
同时:
1、比亚迪三款乘用车在欧洲发布,汉、唐预售价直逼奥迪Q7;
2、比亚迪新能源车9月份的交付量已经把特斯拉远远甩在后面,成为全球第一;
3、小鹏、蔚来、比亚迪、岚图纷纷进军欧洲,车型面向欧洲设计,或在欧洲设立研发中心和销售中心;
4、今年中国对外出口汽车数量大增,尤其是电动汽车。
属于中国的汽车时代来了。
1
先说小鹏G9这款车。
产品力太强了,是国产车从未有过的强。
怎么个强法?说出来有点像广告,上次我写电动汽车分析,就有人说我是给理想打广告,那这次干脆再给小鹏打一次吧。
从外观到内饰,从品控到材质,从尺寸空间到三电技术,从行驶质感到智能交互,从硬件配置到安全性,无一短板。
就说外观设计,不说十年前了,就五年前的国产车,在外观设计上都是一塌糊涂。奇形怪状,对汽车美学毫无理解,只会为造型而造型。
比如第一代的比亚迪秦:
从观致的出现开始好转,如今这几年便突飞猛进。
不少人认为外观设计是各有所爱,没有一个标准。
不是的。
风格可以有不同,但汽车美学的基本原则却是基于进化心理学的一些特征。
比如轮子粗大会显示出力量感,轮子尽量靠外而不是内缩(大轮距),会给人扎实稳定感。长车头短前悬会给人尊贵感(似有人开道)。通过平顺的腰线和车窗下边沿贯穿车身,会营造出整体感而不是各个部位相互割裂。这些原则都是有生物学基础的。
小鹏G9几乎全做到了,而且是国内自己的设计团队,并没有请什么国际大牌设计师。
以前,你要想买到一台完全符合汽车美学的车,只能从高端品牌的高端车型里选,价位至少要在70万以上。但现在,被国产品牌拉到了40万以内。
代表车型除了小鹏G9和P7之外,还有智己L7、阿维塔11、极氪001。
图片我就不放了,一搜一大把。
2
有人说,国产车就是样子漂亮,内在技术和做工很差。
此言差矣。
搁在五年前,国产车无论外观还是技术,都不好。并不是说只擅长外观设计。
就像我们刚才所说,以前国产车对汽车美学的理解非常低级,只会“模仿”合资品牌的畅销车型,还常常是模仿了人家不好的一面,把那些漂亮的要素反而丢掉了。
可以说,那个时候是既不懂设计又不懂技术。当然,这二者常常是交叉、相互影响的。比如力帆汽车曾经抄袭过Mini cooper,但经不起细看。圆润的曲面做不成,精致感就出不来。再比如燃油车时代全都是前置前驱,这就几乎决定了不可能做出像宝马奔驰那样的短前悬。
还有,国产车因为发动机技术的限制,车的动力不行,就难以设计成大轮毂;车的动力不行,就难以做大尺寸车身,尺寸不够大,就没法做溜背这样的造型。
所以说,说国产车光是样子好看技术不行,是不成立的。技术不行的时候,设计往往也不行。现在设计行了,表明技术的问题也已解决。
那是怎么解决的呢?
核心原因当然是电动化和智能化,使得国产车直接绕过了发动机加变速箱的技术路线。
燃油车时代,那些大牌的护城河就是高端发动机。豪华车之所以“豪华”,不就是因为尺寸大、空间宽广、乘坐舒适、动力强劲吗?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动力系统基础上的。
而现在在电动化的大趋势下,电动机的护城河基本消失。那么国产品牌没有了这个最大的制约,也就有了发挥空间。
客观地说,目前电机技术排第一的仍然是特斯拉,但国产电机也已经和它相差不大了,没有代际差别。电池方面更不用说,宁德时代首屈一指,比亚迪也实力不俗。
这里提一句,怎样看一台车的三电技术水平?
如果不想深入研究的话,可以参考两大指标。
第一个是看前备箱。是否有前备箱,前备箱越大越好。其他条件相同的两台车,有前备箱的通常比没有的集成度高,前备箱大的比前备箱小的集成度高。
第二个是看整备质量,也就是车有多重。同样尺寸和续航的两台车,车越重通常表明技术越差,因为它不能把元器件集约到一块,就只能靠堆砌。
当动力和电池的门槛降低之后,剩下的比拼的是什么?
那就要比拼整体的产品力了。包括自动驾驶、人机交互、安全性、行驶品质、美学设计等等方面。
这些方面恰恰是中国厂商有很大优势。
比如自动驾驶。目前最领先的是小鹏和特斯拉。从我个人的实际体验来看,小鹏的高速NGP比特斯拉的体验更顺滑、更符合中国本土。而且小鹏即将推出城市NGP,不仅是在封闭路段高架桥这样的场景下,在闹市普通路段都可以实现智能驾驶,而且是从p档到p档,从停车场到停车场,无限接近全自动驾驶。
华为和小米都在这方面有很大进展,相信用不了太久也会和小鹏并驾齐驱。
人机交互,也就是智能座舱这一块,小鹏更是达到了天花板级别。特斯拉的语音交互还是命令式的,你必须准确说出关键词它才会执行,说错了就不行。但小鹏已经接近自然语言,你说一句“空调风不要吹我”,它就会自动调节风向避开人。当某个座位乘客说打开车窗的时候,其他人只要说“我也要”,便也会给对应的乘客打开。
甚至五个乘客同时提出要求,“开空调、温度低一点儿,座椅靠后、关上车窗、随便放首歌、换到运动模式、导航到某某北门”,它都可以同时完成。
不了解编程和算法的人,可能对这些看似“微小的进步”无感,以为算不得什么成就。其实从命令式向自然语言过渡,每升一级代码量都是指数级增长的。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
像大众、保时捷、BBA这样的传统车企,为什么没有及时转型电动化和智能化呢?
是不屑于?还是在憋大招?
3
原因其实并不难理解,概括成一句话就是:
船大难调头。
因为电动汽车的整个产品架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技术路线、供应链都需要重构,因而企业的架构和行为模式也需要重构。这是让老企业最头疼的地方。
路径依赖啊,内部的每个利益小团体都有沿着既有路线继续前行的惯性。
比如大众,费尽周折之后终于在2020年发布了首款电动车型ID 3。大众素来给人以品质可靠、低调务实的印象,但这款车却是故障百出。
当时有人统计,这车总共有22个BUG,包括后置摄像头随机关闭、导航系统中位置错误、充电和能耗显示有误、连接蓝牙时扬声器有嘶嘶声、空调不灵等等。
最终大面积召回,然后退出市场,后来推出了ID 4和ID 6。
这次故障看似偶然,实则暴露了传统车企的软件开发能力极其低下的现实。
并不是不想,实乃不能。
其实2019年,大众就宣布了一项“大刀阔斧的改革”:组建专门的软件部门“Digital Car&Service”,部门负责人进入董事会。
这在传统车企中,怎么也算得上一次大变革了,但还是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ID.3还是扑街了。
传统燃油车,像ESP、胎压监测、主动刹车、音响系统、温度管理等等模块都是分散的,由各部件供应商提供。上百个芯片遍布车身各自为战,协同能力非常弱。
而智能化需要把各个模块整合到一起,这就要对整个电子电气架构进行彻底重构。
大众在智能化上的左支右绌,其实代表了大部分传统车企的现状:没有软件积累,只好沿用燃油车架构。
奔驰的command系统、宝马的idrive,简直是上个世纪的产物。所以奔驰的电动车型EQC又被称为高级版老头乐(入门版价格50万),奥迪e-tron也因为仅仅配备了自适应巡航而被称为“古典电动车”。
单纯地把内燃机换成电机,那和新势力电动汽车根本不是同一物种啊。
宝马多年前就介入电动车,可如今宝马的电动技术和智能化技术都已经落了下风,可谓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宝马的例子,太能说明传统车企是怎样船大难掉头的了。
4
早在2013年,宝马就发布了电动车型i3与i8。但这种车是只有电动没有智能,相对燃油车并没有优势,所以没有铺开。
2016年宝马失去了豪华品牌销量冠军宝座,CEO哈拉德科鲁格压力山大。虽然他也知道该转型了,但从他自己的角度来讲,拿出漂亮的财报才是当务之急。
而i系列电动车又是前任政绩,又不能改善财务数字,所以就被边缘化了。
然后i系列的工程师和设计师纷纷离职。
2017年,宝马明明看到电动风起,却为了稳妥只开发了一个既支持电动、又支持插混、还支持内燃机的混合平台。
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
宝马的生产战略负责人乌多亨勒曾说:
公司不开发专属电动平台的原因,是不希望降低现有工厂的生产能力。采用混动车型进行过渡则有助于财务健康。“建造一座新工厂将花费大约10亿欧元,而现有的设施生产电动汽车的投资仅为300万欧元。”
要知道,纯电动平台和内燃机平台是难以兼容的,否则就会导致两种车型都做不好。比如在电池保护、重量分配、底盘布局、悬架结构等等方面就相互冲突。难以做出极致的产品。
2018和2019年,宝马集团的净利润连续下降,却仍然决定继续使用那个混合平台。
在这样的摇摆中,2020年宝马净利润再次下降23%。
表面原因,似乎是它对智能汽车没有信心,但我认为深层原因是整个公司的管理架构、基因文化上的巨大惯性。
某种必然性的规律是这样的:
当一个新模式冲击传统模式时,传统企业几乎不可能自我革命、原地转型。
柯达、诺基亚、摩托罗拉、苏宁都是活生生的例子,规模越大越明显。
相比那些宏大战略,其实高管们更担心的是“自己的季度目标能不能完成”。
业绩层层分解,奖金直接与销售数据挂钩,谁还操心那么远的未来?
这些传统品牌上百年的历史,内部盘根错节,与供应商之间各种绑定,某一个环节的改变可能就意味着利益链条的重新分配。
曾经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渠道优势,这时都变成了沉重的包袱。
这就是船大难掉头的根源。
也是我为什么认为,中国新势力电动车企迎来了超越国际传统品牌的最佳时机。
5
这两年国产电动汽车新品不断,我也一直关注中。市面上常见的车型基本上都试驾了,用户体验真的好。
难怪中国的汽车出口量大增: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中国汽车累计出口量211.7万辆,增长55.5%。已经超越德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是38.9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倍,是核心增长点。
钟灏旗帜鲜明看好电动汽车产业。有朋友就认为我是收了人家的钱,才做吹鼓手。
这就误会了。其实我吐槽国产车厂比谁都黑。
我们只是实事求是,面对现实,展望未来。
我看好电动汽车,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看好整个电动汽车的产业潜力非常大,将来它一定在很大程度上替代燃油车。这种替代是基于产品特性本身,而不是基于政策支持和环保因素。这就保障了这种产业的潜力和可持续性,并不是被政策补贴所造成的暂时性波动。
第二个方面是指中国的电动汽车将会超过西方。其实大部分情况下,弯道超车是不靠谱的,但唯独这次不同。
大部分情况下,产品创新都是市场自发涌现出来的,而不是靠某一个强力人为设计出来的。人类社会(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想靠某些顶层设计来弯道超车通常不靠谱。
但这一次电动汽车的弯道超车根本就不是顶层设计的结果,只是一种重合。 这将是为数不多的例外。
当然,也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的,那就是:
芯片和工业母机不被断供。毕竟现在每台车上都有几千上万颗芯片。
这是国产车能否超越BBA唯一的悬念所在。
只需一个正常开放的市场环境,国产车超越欧美日品牌,已是板上钉钉。
THE END 文章转自 米筐投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