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6 月 9 日晚蔚来财报的公布," 蔚小理 " 三家全部交上了 2022 年一季度的成绩单。从财报数据来看," 蔚小理 " 三家财报各有亮点,且销量营收均实现了同比双增长。但是这背后,三家各有隐忧。
财报显示,2022 年一季度,蔚来营收达到 99.1 亿元,同比增长 24.2%、环比增长 0.1%。其中,车辆销售收入为人民币 92.4 亿元,同比增长 24.8%、环比增长 0.3%。理想营收为 95.6 亿元,同比增长 167.5%,环比下降 10%,其中,车辆销售收入为 93.1 亿元,同比增长 168.7%,环比下降 10.3%。小鹏营收为 74.5 亿元,同比增长 152.6%,环比减少 12.9%,其中,整车销售收入为 69.99 亿元,同比增长 224.5%,环比减少 14.5%。在营收方面,蔚来以近百亿的营收领跑,但是同比增速不及其他两家,且理想在整车收入方面已经超越蔚来。车辆销售作为主要的营收来源,蔚来的交付量的增速也同样放缓,成为了 " 蔚小理 " 三兄弟中垫底的存在。一季度蔚来共计交付 25,768 辆,同比增长 28.5%,环比增长 2.9%。对比之下,小鹏汽车累计交付 34,561 辆新车,同比增长 159%,稳居造车新势力季度销冠;而理想则是凭着理想共 ONE 一款车创造了 31,716 辆的交付纪录,同比增长 152.1%。在毛利和整车毛利率方面,由于三家成本管控能力不同,在应对原材料涨价时也出现了分化。蔚来一季度的毛利为人民币 14.47 亿元,同比下降 6.9%、环比下降 14.9%;车辆毛利率为 18.1%,比同期 21.2% 下降了 3.1 个百分点,较去年 4 季度的 20.9% 下降了 2.8 个百分点。小鹏的毛利为 9.10 亿元,同比下增长 176.1%、环比下降 11%。小鹏一季度的整车毛利率仅为 10.4%,同比增长了 0.3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了 0.6 个百分点。" 成本管控大师 " 理想汽车第一季度毛利为 21.64 亿元。同比增长 250.9%,环比增长 9.1%;整车毛利率达 22.4%,较去年同期的 17% 增加了 5.4 个百分点。对于毛利率下降,蔚来方面的解释是车辆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由于公司产品组合比例变动,导致平均售价下降,环比下跌主要是由于单车电池成本增加。同时蔚来 CEO 李斌还透露,二季度毛利率仍面临很大挑战,由于电池成本上涨确实比较高,预计毛利率将低于一季度,三季度毛利率反弹幅度也有一定不确定性。值得一提的是,与蔚来和理想在毛利率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的小鹏在一季度财报会议上提出,公司的中长期目标是将整体毛利率提高到 25% 以上。这一毛利润率将超越蔚来和理想,直接逼近特斯拉。毛利率的变动直接反映在三家的净亏损金额上。由于理想的车辆毛利率大幅增长,理想净亏损也由 2021 年季度的 3.6 亿元降至 1090 万元。而蔚来则由于毛利率大幅下跌,一季度蔚来的净亏损达 17.827 亿元,净亏损扩大了 295.3%。而小鹏由于毛利率一直低于这两者,净亏损也增长到 17 亿元,同比增长 116.2%,环比增长 32.1%。
整体来看,理想有望成为三家中最先盈利的车企,当然蔚来也提出了 2023 年第四季季度盈亏平衡,2024 年实现全年盈利的目标;而小鹏也设定自己中长期目标是将整体毛利率提高到 25% 以上。这一毛利润率将直接逼近特斯拉。在毛利率方面,特斯拉在 2021 年四个季度的数据分别为 26.5%、28.4%、30.5% 和 30.6%。三家财报表现中最大的一致之处在于研发投入均大幅增加。其中,蔚来花费为 17.61 亿元,同比增长 156.6%;小鹏为 12.2 亿元,同比增长 128.2%;最 " 抠门 " 的理想也加大了研发投入,达到了 12.0 亿元,同比增长 128.2%。对此三家的解释均为研发人员增加导致雇员薪酬增加和开发新车型所致。" 低投入、高转化率 " 的理想也加入到了这场研发的 " 血拼 " 之中,在愈加拥挤的新能源车赛道中寻求长久的生存之道。而在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上,蔚来花费为 20.148 亿元,同比增长 68.3%;小鹏为 16.42 亿元,同比增长 127.7%;理想为 12.0 亿元,同比增加 135.9%。蔚来的花费是理想的 1.68 倍、是小鹏的 1.23 倍。对于该项费用上涨,蔚来解释是由于销售及服务职能人员成本增加,销售与服务网络扩展的增加所致,在这项费用中,同样也能看出理想的 " 精打细算 "。
为了扩大销量规模," 蔚小理 " 三家均采取了投放新车车型的方式。蔚来方面表示,866(ES8EC6ES6)近期会有改款发布计划;基于 NT2.0 平台的 ES7、ET7 和 ET5 三款车将陆续交付。蔚来 CEO 李斌表示,ET7 的订单表现持续强劲,"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提升全供应链的产能,实现下半年交付量的快速攀升。" 而蔚来的双子星项目也迎来了新进展。据李斌介绍,蔚来的新品牌主力产品在 20-30 万人民币,搭载 NT3.0 技术,预计 2024 年下半年交付,而新品牌车型将搭载蔚来的自研电池。据悉,为了自研电池,蔚来组建了超过 400 人的电池团队,深入参与电池材料、电芯与整包设计,电池管理系统研发、电池制造等环节。
而理想方面,也将很快结束理想 ONE 孤军奋战的局面。据悉,新车 L9 将于 6 月发布,8 月开始交付。理想 CEO 李想称 L9 有望在 9 月交付量过万。此外,李想也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理想汽车的产品组合类似 iPhone,将会在 20 万 -50 万元价格区间内,这意味理想将会将价格下探至 20 万元的市场,这也是蔚来平价品牌的主攻市场所在。而小鹏则试图通过改善产品结构,来实现这一目标。下有 G3 和 P5 为其稳住 15-20 万元市场,中有 P7 守 30 万元的市场之后,小鹏试图通过 G9 来实现冲高。据悉,这款车将于今年三季度上市,四季度开始交付,售价范围预计在 30 万 -40 万元之间。此外,小鹏方面在打算在 2023 年推出 C 级平台新车,将定价在 40 万元级别,进一步实现价格上探。
文章转自 微信公众号 飞灵汽车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