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子房先生 车灯研究院
自2021年C-NCAP新标实施以来,车灯行业就内卷起来了,因为汽车前照灯照明的安全性能检测被正式新增进C-NCAP检测当中。超7赶8,一个赛一个的高标准。这种高标准也让车灯研发人员不得不更提高自己的技能了。
先看看最近中汽测评出来的车辆照明安全性能的分数(满分10分):
比亚迪海豹照明得分:7.917分;
荣威RX5照明得分:7.463分
林肯Z照明得分:7.029分;
极狐阿尔法S照明得分:7.694分
蔚来ET7照明得分:8.002分 (分数来源于中汽测评公众号)
从数据来看基本上都在7分以上,也有极少数可以达到8分,由此可见各大车厂对车灯照明这一部分还是相当重视的。
C-NCAP新规中对于车灯安全性能测评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一、整车灯光性能实验;
二、近光灯整车性能实验;
三、远光灯整车性能实验。
(具体的细则这里就不赘述了,需要的可以仔细研究C-NCAP中关于车灯安全性能测评的要求。)
下面表格中的内容是C-NCAP新规中的检测项目及评分标准:
由此图可知:照明安全是10分制,其中近光6分,远光3分,加分项1分,扣分项1分。
对于远光,法规限制点少,那么在测评中远光更加容易获得高分。而且,远光权重也相对较低,所以对于一般灯厂来说,远光更容易获得高分,甚至满分。
对于近光,根据权重,我们发现,近光权重更大,且近光法规测试点比较多,那么近光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往往很难拿高分。
根据上述分析,如果想要在CNCAP 取得更高的分数,重点需要考虑的还是近光,尤其是前三项。
在近光的性能实验中,我们要着重关注以下几点:
Zone A : 直到引导距离 Zone B :弯道引导距离Zone C:左侧行人可见度 Zone D:弯道照明宽度根据近光测试规则,我们需要去1,3,5lx与道路焦点计算距离和宽度,道路间距取3.5m。道路分区如图所示。在实际项目中,经常会遇到C-NCAP和近光法规冲突的尴尬局面,所以在光学设计的时候,我们需要在法规和CNCAP指标中找到平衡点。当整个灯具有两个子模式的自适应近光功能时,加0.1 分;当具有三个子模式的自适应近光功能时,加0.2 分;当具有四个子模式及以上的自适应近光功能时,加0.3 分。图中:点1对应了现有法规的中心点(HV点)Point A -HV当具有远近光自动切换功能时,加0.2 分;当具有智能远光功能(ADB)时,加0.5 分。下面还要着重提一下,C-NCAP新规中对对面驾驶员眩光的检测项目,这也是所有检测项目中唯一一个减分项目,显而易见这个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在路面良好的前提下,照明和眩光是汽车前照灯中难以调和的矛盾。以近光为例,如果想要提高近光部分得分,灯厂的光学设计需要尽可能提升近光的照射距离,然而随着照射距离的增加,必然容易造成眩光。除此之外,安装高度较高的灯具,容易获得良好的近光路面效果,但是眩光风险又会随之增加。所以,为了避免牺牲眩光获取高分的设计倾向,特设置为减分项。在C-NCAP新规的关于车灯照明安全测评一系列实验项目中,都在告诉车灯研发人员在设计车灯时不要顾此失彼,要综合考虑。那么C-NCAP中关于车灯照明的评价方法又是怎样的呢?将评价结果与量化限值进行比较,如位于上限值114.79m 以上,则赋予满分1.5 分,如W低于上限值,则采用插值的方法得出相应分数,该分数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在整个C-NCAP新规中,车辆照明安全性能测评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虽然小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可以为车辆评级成为五星级标准添砖加瓦。
具体照明安全评分在C-NCAP新规中的占比,及星级门槛设置,这里做个简单的说明。综合得分率=成员保护部分得分率×60%+行人保护部分得分率×15%+主动安全部分得分率×25%灯光照明安全性能测评属于主动安全部分, 主动安全部分得分率计算公式:主动安全部分得分率=ADAS实际得分/56×80%+灯光实际得分/10×20%以上是我对C-NCAP管理规则的解读和在实际设计中获得的经验。但在实际项目中,依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如果发现C-NCAP检测得分不能满足客户要求,可以根据具体失分项优化近光或者远光光学设计,例如,提升最大值的亮度,提高电流等。对于有不同看法的,也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